322件作品參賽再創新高 青年設計力引領產業未來
由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主辦、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共同協辦的第十一屆「鐙烜獎」頒獎典禮,於8月29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盛大舉行,今年共吸引38所大專院校、322件作品參賽,不僅創下歷年新紀錄,更展現台灣年輕設計世代在照明領域的無限創意與潛力。
2025鐙烜獎頒獎典禮現場,與會嘉賓及所有得奬學生設計師們合影。
理事長李世宗致詞時表示,鐙烜獎自創辦以來,致力於推動照明設計與產業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比賽,更是人才交流與創意展現的平台。今年評審團指出,入選作品不僅呈現 創新的提案,更展現了元化思維的深度,充分反映出台灣設計教育與產業能量的厚實。本屆競賽能順利舉行,特別感謝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推動,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的協力支持,以及所有贊助企業與協辦單位的鼎力相助。同時,也感謝 執行委員會的籌辦努力與 評審團的專業付出,讓比賽能夠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圓滿落幕。
照明公會表示,經過嚴謹評選,最終共有12件作品入圍,其中選出首獎1件、金獎2件、銀獎3件,以及人氣投票獎1件(人氣投票共有1,633人次參與,最高票數達711票),顯示社會大眾對照明設計的高度關注。
實踐大學學生蔡宜靜以「Loopandash;絲瓜絡塑型實驗」獲得2025鐙烜奬首奬,指導老師徐景亭。由指導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吳洋佑科長擔任頒獎人給予祝福及肯定。
朝陽科大學生洪寧希、郭秉侖以「WEAVIQUEndash;編織家居燈飾」獲得2025鐙烜奬金奬。指導老師蕭明瑜。指導老師蕭明瑜。由照明公會李世宗理事長(左1)擔任頒獎人。
臺科大學生劉宥希、陳虹菱以「留逝LUME」獲得2025鐙烜奬金奬。由台科大設計院林銘煌院長擔任頒獎人。
嶺東科大學生樹泓、洪升源、湯傑文以「模組化板金燈具」獲得2025鐙烜奬銀奬。 由主辦單位之一TOSIA李允立理事長(左1)擔任頒獎人。
實踐大學學生王可安、楊文儀分別以「Nukumondash;布料工藝燈具」、「Wwgloowndash;WW流光」獲得2025鐙烜奬銀奬。 由實踐大學設計院許鳳玉院長(左1)擔任頒獎人。
東海大學學生范紫妍以「Bloomeacute;-互動式氣動花瓣燈具」獲得人氣獎。 由主辦單位照明公會張吉順監事會召集人擔任頒獎人。
鐙烜獎邁入第十一年,持續鼓勵青年學子以光為媒介,探索設計的多元可能。期望未來能持續藉由比賽平台,發掘更多優秀設計人才,並推動產學合作,協助創新作品落實於產業應用,為台灣照明產業注入更多新能量。
所有得獎入圍學生參與此盛會。
頒獎典禮後,大會特別邀請知名設計師許向罕進行專題演講。許設計師以其多年深耕於空間設計與跨域整合的經驗,與現場貴賓及青年設計師分享「設計的價值與未來趨勢」,探討如何在美學、實用與永續之間取得平衡,並鼓勵年輕設計人才勇於嘗試、突破框架,將創意轉化為能夠真正改善生活與環境的解方。
邀請向罕設計-許向罕設計師分享工業設計的心路歷程與經驗,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本次演講不僅讓與會者獲得啟發,更為整場頒獎活動劃下深刻的延伸與交流契機。主辦單位表示,希望透過「鐙烜獎」持續串聯設計新秀與業界資源,並藉由重量級設計師的經驗分享,激盪更多創新火花,推動臺灣照明設計走向更寬廣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