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標準、檢驗與知識 | 影片分享 | 資料下載
產業標準、檢驗與知識
照度標準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
白熱燈泡動作原理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光在發光管內的電極間施加電壓,在起動用氣體(氬氣及氙氣)內開始放電,此時產生放電弧光高溫約數千度,添加物(金屬)蒸發而產生氣體,蒸發的氣體與添加物原子內之電子相互碰撞,添加物的固有波長內會被激發而發光,例如水銀會發出青色的光,鈉會發出橘色的光,鉈會發出綠色的光。總之發光管內封入添加物的種類,依其添加物組合之成份,決定光燈泡之發光、演色性及效率等特性。
日光燈隨著點燈時間的變化,燈管兩端靠近電極部位會發黑,螢光膜會變色造成原因有各式各樣,而其現象也分別有所不同。
水銀粒子
通常燈管內會有直徑0.5~1.0mm大小的粒子1顆或是比其更細之粒子數顆,這是為了能影響燈管發揮正常機能之必須的水銀粒子,特別是在日光燈圓管看得特別清楚。燈管內封入的水銀量較少時,燈管則無法發揮正常之亮度,而壽命也因而會縮短,這個水銀粒子看起來像異物一般,其時是正常現象。
初期點燈黑化
新品或沒有長期點燈而被放置之燈管,一旦點燈後只有在剛點燈時,會發生該現象,燈管內之水銀在運輸中或保管會附著在電極部位,剛點燈時瞬間會蒸發,而附著在電極部位附近的管壁上,產生黑色霧狀物。暫時點燈一段時間,黑色霧狀物會因溫度上昇而蒸發,黑化現象會消失。這不會影響燈管特性。
水銀粒子
通常燈管內會有直徑0.5~1.0mm大小的粒子1顆或是比其更細之粒子數顆,這是為了能影響燈管發揮正常機能之必須的水銀粒子,特別是在日光燈圓管看得特別清楚。燈管內封入的水銀量較少時,燈管則無法發揮正常之亮度,而壽命也因而會縮短,這個水銀粒子看起來像異物一般,其時是正常現象。
初期點燈黑化
新品或沒有長期點燈而被放置之燈管,一旦點燈後只有在剛點燈時,會發生該現象,燈管內之水銀在運輸中或保管會附著在電極部位,剛點燈時瞬間會蒸發,而附著在電極部位附近的管壁上,產生黑色霧狀物。暫時點燈一段時間,黑色霧狀物會因溫度上昇而蒸發,黑化現象會消失。這不會影響燈管特性。
追求高效率、高演色性是光源發展不變的方向。但過去之主要發展重點除了開發新光源之外,就是針對個別之燈種來作改善,而最近之發展方向除了發揮各種燈種之固有優點外,也拓展其各方面之發展潛力。以下是光源未來之發展方向:
日光燈朝更高之演色性及效率發展。
以較省電子安定器來配合各種放電燈之發展
應用赤外線反射膜或透光膜之一般照明用燈泡及鹵素燈泡之發展。
日光燈及高壓放電燈之小型化以取代白熱燈泡。
長壽命之無電極放電燈之發展。
LED光源的發展。
以較省電子安定器來配合各種放電燈之發展
應用赤外線反射膜或透光膜之一般照明用燈泡及鹵素燈泡之發展。
日光燈及高壓放電燈之小型化以取代白熱燈泡。
長壽命之無電極放電燈之發展。
LED光源的發展。
照具介紹: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
白熱燈泡動作原理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光在發光管內的電極間施加電壓,在起動用氣體(氬氣及氙氣)內開始放電,此時產生放電弧光高溫約數千度,添加物(金屬)蒸發而產生氣體,蒸發的氣體與添加物原子內之電子相互碰撞,添加物的固有波長內會被激發而發光,例如水銀會發出青色的光,鈉會發出橘色的光,鉈會發出綠色的光。總之發光管內封入添加物的種類,依其添加物組合之成份,決定光燈泡之發光、演色性及效率等特性。
日光燈隨著點燈時間的變化,燈管兩端靠近電極部位會發黑,螢光膜會變色造成原因有各式各樣,而其現象也分別有所不同。
水銀粒子
通常燈管內會有直徑0.5~1.0mm大小的粒子1顆或是比其更細之粒子數顆,這是為了能影響燈管發揮正常機能之必須的水銀粒子,特別是在日光燈圓管看得特別清楚。燈管內封入的水銀量較少時,燈管則無法發揮正常之亮度,而壽命也因而會縮短,這個水銀粒子看起來像異物一般,其時是正常現象。
初期點燈黑化
新品或沒有長期點燈而被放置之燈管,一旦點燈後只有在剛點燈時,會發生該現象,燈管內之水銀在運輸中或保管會附著在電極部位,剛點燈時瞬間會蒸發,而附著在電極部位附近的管壁上,產生黑色霧狀物。暫時點燈一段時間,黑色霧狀物會因溫度上昇而蒸發,黑化現象會消失。這不會影響燈管特性。
水銀粒子
通常燈管內會有直徑0.5~1.0mm大小的粒子1顆或是比其更細之粒子數顆,這是為了能影響燈管發揮正常機能之必須的水銀粒子,特別是在日光燈圓管看得特別清楚。燈管內封入的水銀量較少時,燈管則無法發揮正常之亮度,而壽命也因而會縮短,這個水銀粒子看起來像異物一般,其時是正常現象。
初期點燈黑化
新品或沒有長期點燈而被放置之燈管,一旦點燈後只有在剛點燈時,會發生該現象,燈管內之水銀在運輸中或保管會附著在電極部位,剛點燈時瞬間會蒸發,而附著在電極部位附近的管壁上,產生黑色霧狀物。暫時點燈一段時間,黑色霧狀物會因溫度上昇而蒸發,黑化現象會消失。這不會影響燈管特性。
追求高效率、高演色性是光源發展不變的方向。但過去之主要發展重點除了開發新光源之外,就是針對個別之燈種來作改善,而最近之發展方向除了發揮各種燈種之固有優點外,也拓展其各方面之發展潛力。以下是光源未來之發展方向:
日光燈朝更高之演色性及效率發展。
以較省電子安定器來配合各種放電燈之發展
應用赤外線反射膜或透光膜之一般照明用燈泡及鹵素燈泡之發展。
日光燈及高壓放電燈之小型化以取代白熱燈泡。
長壽命之無電極放電燈之發展。
鹵LED光源的發展。
以較省電子安定器來配合各種放電燈之發展
應用赤外線反射膜或透光膜之一般照明用燈泡及鹵素燈泡之發展。
日光燈及高壓放電燈之小型化以取代白熱燈泡。
長壽命之無電極放電燈之發展。
鹵LED光源的發展。
啟動器介紹: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
白熱燈泡動作原理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安定器介紹: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
白熱燈泡動作原理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白熱燈泡動作原理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白熱燈是靠發熱體通電流並加熱至白熱化狀態,放射出來的一種裝置。通常白熱燈泡是使用高融點(約3400℃)的鎢絲(Tungsten Wire) 做成的。鎢絲所產生紅外線大於可視光,電力所消耗的80%大概均發出紅外線(熱),僅約20%發出可視光可以利用。鎢在熔點以下就開始蒸發,因而燈絲會逐漸變細,不久就到達最終了的位置而斷掉。 這一段過程為白熱燈泡的自然壽命。還有,在燈泡玻殼的內壁,由於鎢絲蒸發的附著關係會逐漸黑化,放射出來的光會因此逐漸的漸少,其減少率約20%,為了防止鎢絲的蒸發,添加鹵素氣體被認為最有效的做法。
鹵素燈泡動作原理
從燈絲蒸發出來的鎢原子和鹵素氣體產生反應合成鎢的鹵化物,這個鎢的鹵化物,在250℃以上,1400℃以下,能把該狀態維持著。因此, 波管溫度在250℃以上的話,鎢原子不會附著於管壁上,所以管壁不會產生黑化。鎢的鹵化物由於熱流會被帶回到燈絲附近,因燈絲的高溫,鎢的鹵化物將被分解,使鎢的原子沈澱附著於燈絲,而呈自由狀態的鹵素原子將進行再一次的反應,如此反覆地週而復始,形成所謂的鹵素循環(Halogen Cycle)。鹵素在此擔任的角色是種載體,不斷將蒸發的鎢原再送回燈絲。
廢燈管回收: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
專有名詞: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
光源特色與用途:
螢光燈管是由低壓水銀蒸氣和氬氣、氪氣等低壓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放電激發產生紫外線,燈管內管壁塗佈螢光物質受到紫外線刺激而 產生可視光。螢光物質將眼睛看不見的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所以螢光物質是波長的轉換器。
最初給予電極預熱電流,電極產生高溫,兩電極間加高電壓即產生放 電現象(即在氣體中有電流流動),一旦產生了放電,電極受到加熱, 因而產生電子的相互碰撞產生高溫,因放電而使水銀受激發產生了更高的蒸氣壓,電流再增加,所以燈管與安定器配合在一起,維持著平 衡狀態,安定器設計在最佳的放電狀態。
此外放電時電極快速放射出來的熱電子與水銀原子產生碰撞,熱電子 與水銀原子間的能量轉換,此一結果,產生以水銀原子為主之253.7nm 的紫外線被放射出來,253.7nm的紫外線再碰撞螢光體,再由紫外線 轉換成可視光。